最近微信认识了个新朋友,他向我介绍自己时说到:“我今年24,高中就开始写代码了”。然后发来他的个人博客,公众号以及Github主页,交流中甚至发现对方对独立开发出海方面也有涉猎。我在感慨后生可畏的同时,也开始回想起自己的24岁,即使如今又大了一轮,却依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和成就。

作为一位仍旧在一线写代码做项目的“大头兵”,是时候反思一下,是什么让我至今仍在坚持写代码。

因为“热爱”还是因为“热门”

如果不是出于热爱,那一定是因为它是当今的热门职业。入行门槛不高,工作相对容易找,薪资也不低。过去数十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它拥有大量需求,成了很多人加入到程序员大军的契机。

这个可以拿我自己做例子,虽然在大学期间出于喜欢,认为写软件很酷而选择了“软件工程”专业,却在毕业找工作时,觉得游戏开发更有“钱途”,而毫不犹豫投身到了手游开发的大军中来,也让我因为这个“钱景”而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,做了不少如今看起来并不正确的抉择。由此可见,短期的利益可以轻易蒙蔽长期的规划。

如果曾源于热门而入行但无法内化为热爱,遇到瓶颈或者经历时间考验后,很容易就会暗生退缩逃避心理,比如觉得考公或者从商才是更好的选择。就算依然身处这个行业,也只是因为别无他选而苦苦支撑而已。

从“只喜欢写代码”到“喜欢只写代码”

虽然“只喜欢写代码”和“喜欢只写代码”实质上都还是在写代码,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。前者可能是出于热爱,后者则是对此以外的事情都不再关心。

“只喜欢写代码”可以认为是技能单一,兴趣爱好单一。一旦遇到代码以外的问题需要解决,通常会无所适从。也因为长期沉浸在这单一技能提升的乐趣中,而导致发展成了后者:“喜欢只写代码”。在这个舒适区内,慢慢演变成了“码农”的呆板形象:情商不高,性格内敛,不善言谈等等。用当今比较流行的词语来形容,就是典型的“i人”,没错,现在的我就是这个样子。

稍作思考发现,如果长期坚守一线写代码,而没有选择向上晋升,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冷冰冰的代码比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好处理。这也是我仍旧只是个程序员的原因。

作为程序员的我们似乎不能岁月静好地写写代码直到退休。

程序员的未来只能是管理者吗

在国内的环境下,大多数同行认为如果拥有了四五年工作经验之后,还做不到类似于“组长”、“经理”这样的管理岗位,那就会被认为“混得不好”,甚至从我大学起老师就开始灌输这种思想,称之为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”。

以我同届毕业的同学为例,他们之中大部分已经不再从事IT行业,留下来的人中大多也已当上了管理者,而只有小部分和我一样仍在从事底层的“体力活”。这个行业的新鲜血液更替太快,以至于工作了一定年限之后不得不被迫做出选择,要么向上晋升为管理者,要么等着随时被代替然后离开。

所以程序员的未来真的只能是管理层吗,可是在职场的金字塔中,越往上爬所需的人员只会越少。如果所有底层人员都被规划要成为管理者,那么最后谁会被管理呢?

人生本应有无数的可能,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和复制他人的“最佳方案”,那得多么单调无趣。

为你所热爱寻找意义

因为开源项目我接触了很多的用户,他们之中不少人认为,我做这个项目一定是因为已经财富自由了。那么追求所热爱的事情必须以财富自由为前提吗?

如果你真的热爱写代码,你应该去找到它应有的意义。如心理学家维克多·佛兰克尔在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中所说:“不管面对何种生活挑战,你都有选择自己的态度和反应的自由”。即便是当下生活处处充斥着焦虑,还有来自职场和家庭的一地鸡毛,你仍有选择如何应对它们的自由。也是在这一次开源项目的尝试中,我逐步意识到独立开发的意义:以个人有限的能力也能够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帮助,它可以是一个工具软件,一段代码,又或者是一番领悟。

既然避无可避,那么在处理中年这场危机前,为所热爱之事找寻意义和使命,以终为始,驱动自己前进,或许才是从容的应对方式。

现在,我甚至有点期待它的到来。

后话

有幸恰逢在互联网起飞的时间节点投身参加工作,见证了程序员这个岗位毕业即巅峰的时刻,轻易拿到其他工作岗位10年甚至20年经验都够不着的年薪。也看着它回归理性,慢慢成为一个普通职业,开始大浪淘沙,淘汰掉那些并不是真正热爱它的人。

我确实很喜欢写代码,也在想办法可以继续写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