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低对未知的恐惧,才是缓解焦虑的良药
不知从何时起,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生活中,开始流行传播降薪裁员、工作不好找、学历贬值、房价回落等各种贩卖焦虑的信息。正所谓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,尤其是如今网络四通八达,这些消极情绪更是铺天盖地如过境蝗虫。
当贩卖焦虑成为主旋律,所有人均对未来普遍持消极态度时,如果你比其他人更能认清焦虑本身,也许应面对它时可以更加从容,甚至成为你“绝地反击”的机会。
所有焦虑其实都来自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,降低不确定性,才是缓解焦虑的良药。刚好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,该如何降低这些不确定性。
发现事物循环的规律
事物发展看起来是不断向前不可逆,实际上它们依然有着循回往复的规律。每天24小时周而复始,一年四季反复更替,人类生命生生不息的延续,经济走向的跌宕起伏,甚至连应用程序能保持运作都是始于一个死循环。
人人都经历过的学习考试,就是一个不断往错题本反复加入和消除的过程。丢分项减少了,高分自然十拿九稳。
又譬如开发软件项目,也是一个不断增加新功能、发现BUG、修复BUG的版本迭代过程。软件趋于稳定且功能完备,有口皆碑也是早晚的事。
当然以上说到的都是良性循环,自然它就有恶性的一面。作为职场打工人,最常见的例子便是如下情况,因为工资太低故而工作得过且过,因为得过且过技能和经验无法有效提升,因为技能没有提升即便换了公司工资依然变化不大。他们常常调侃自己为“牛马”,“牛马”也的确是在恶性循环中养成的。
当能认清自己所处的循环,你就可以动用选择的权利。
预估循环周期
一旦你正在做或者决定做的事情遵循循环规律,那么你还需要能预估它的周期。
一如知道股市会在涨升期和下跌期之间反复变动的规律,如果不能在熊市来临之前全身而退,那么最终还是会沦为“韭菜”。它常常受到诸如经济、时事、政治、舆论等多方面的影响,由此可见一个貌似只是简单做“低吸高抛”的游戏,仍然需要关注各个和它看起来不太相关的领域。
绝大部分人都没能力评估出大致周期,包括我自己。提高学识和认知,是能够增加评估的准确性的。当我们无法向前推演,可以试图回顾过往,借用前人的经验和智慧,同样能大幅减少试错成本和代价。既然周期并不一定是基于时间,那必然是有更多其他因素所影响,找到越多关联的因素,评估就越接近真实。
当对行动有了预估周期,你便有了见机行事的淡定。
注重学识积累
万事万物始终在变化,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。而注重积累就是不断升级自己,拥抱变化的过程。
读书是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,每本好书即是高手对读者的一番深入交流,而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这样的高人给你指点迷津。所以读书已经是最廉价,最平民化触达知识的途径了。
但是仅仅积累知识是不够的,让它成为学识才是重点。
知识和学识的区别在于,知识是可以批量灌输强行植入的,而学识必然需要经过对知识的理解、内化和应用,成为自身的体系和能力。
从之前的例子能看到,你的已知面越广,越能发现规律,窥见周期。只有知识积累足够多,才能将它们连点成线,成面,乃至成体,最终为己所用。
当积累了足够的学识,你已经有能力思考如何顺势而为。
任何时候不要All IN
在赌桌上的人都知道,唯有手中始终留有筹码,才能一直玩下去,即使知道下一把赢的概率极大,都不要ALL IN。
首先赌注太大,你需要承受的压力就越大。除了部分只能一次定输赢的局(例如高考)没得选以外,很多挑战是可以屡败屡战的。压力越多,越容易头脑不清醒,做出更不清醒行为而不自知。
其次世事无绝对,总会有你算不准的方面。给自己预留容错空间,相当于为它投保险。保险这个东西,用不上时一点作用都没有,一旦需要动用你必然感谢当初明智的自己。
单拿独立开发这个领域,就有不少例子。能把独立应用和游戏做成的,往往不是那些没有收入来源,裸辞在家孤注一掷的开发者,反而是在职或在校期间就开始启动的探索者。他们不断尝试,直到自己某个产品有了起色,收入开始得以满足日常支出,才会考虑全力以赴投入产出。
当知道大不了可以从头再来,你就有作决定的底气。
相信自己
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,那它就是对的。
若你应对未知犹豫不决没法做出选择时,理应追随自己本心,因为面对自己做的选择往往更坚定。其实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的境况,而脱离附加条件的建议往往都是片面的,指望完全复制他人成功的路径也是不靠谱的。
相信自己的决定,假如它不能给你带来预期的成果,一定会给你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。谁让你的认知和能力不足以处理这件事呢,那就只能认了。更重要的是往回复盘找到它的规律和周期,然后等至下一轮卷土重来。
当能够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风险,你便拥有了向死而生的勇气。
Fin
从找到规律,理解规律,到循序规律,然后保持在场,最后就是相信自己。倘若你面前的未知能够一一变成已知或者可知,也许你的焦虑就能更少一些。
焦虑无法完全消除,它只能缓解,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与它和睦相处。适当的焦虑,应该成为你前行的动力,而不是阻碍。
共勉~